近年来,我市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依托创新引领,大力开展特色农业高产试验,探索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守好全市粮食安全底线蓄势赋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去年以来,我市立足农产业发展,围绕粮食高产,每个示范片补助30万元,设立14个市级千亩粮油作物高产示范项目,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田1400亩,区域共性技术攻关田140亩,集成技术展示田14584亩,试验适宜吕梁不同地域条件的高产栽培模式,筛选抗旱丰产的优良品种,探索大面积均衡增产模式。围绕提高农作物复播指数、提升汾酒酿造原料和制曲原料自给率,在文水、方山、汾阳、兴县4县(市)布局8个试验点,开展25亩旱稻引种、20亩大麦引种、30亩豌豆引种3个特色作物引种试验,引导农民恢复复播轮作模式,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重复利用,实现一地多收。
试验项目开展以来,取得良好进展,截至目前,在示范片,玉米、高粱、谷子单产分别较周边区域高200公斤、250公斤、85公斤。试验田里,文水县玉米亩产1058公斤,汾阳市玉米亩产1038公斤,孝义市高粱亩产763公斤,均创下高产试验最高纪录。文水早熟马铃薯创亩产4846公斤的高产纪录。高产项目直接参与农户1612户、间接参与农户4535户,初步测算户均增收千元以上。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全面落实中央、省级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基础上,市级对小麦、油料、林粮间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重点作物每亩给予50元—100元不等的补贴,从“减支”和“增收”两个方面推动农业节本增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目前全市已完成粮食播种500.7万亩。
推进粮油高产创建。市级配套奖补资金880万元,创建市级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千亩示范片22个、500亩示范片11个,设立5万亩以上的大豆和油料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步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不低于21.35亿斤。
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强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组建11支市级有机旱作现代农业专家团队,分县结对包联开展一线指导服务。市级配套奖补资金615万元,新建有机旱作现代农业园区10个、续建21个;配套奖补资金300万元,推广新型抗旱保水缓释剂试点6万亩。
与此同时,我市与山西农大吕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杂豆品种选育鉴选、大豆品种选育增密技术、谷子抗除草剂品种选育、高粱立体种植栽培模式4项联合科研攻关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研究,全力解决增产关键技术瓶颈。
农业高产试验为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增添强大动力,以此为依托,全市将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第一要务,市县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