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在一起制作灯笼。
3月19日上午,省城晋源区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洒在地板上。活动室里,音乐声响起,89岁的王风云大爷和92岁的亲家母覃烈英大娘默契地走向舞池,跳起了交谊舞,围观的老人一边嬉笑着一边打着节拍。
2021年,已经在别的养老院住了8年的王风云来到了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孩子们工作忙,老伴去世后,我便住进了养老院。后来,亲家母说这里很好,便也搬到这里。这里的服务很好,老人们生活很欢乐。”已是高龄的王大爷,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我省又将如何切实做好养老工作,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养老服务机构里欢乐多
“打牌聊天、唱歌跳舞,写书法做泥塑……每天早晨,我都会闻着淡淡花香,从家里出发,步行来怀仁市云中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启一天的愉快生活。”3月16日,73岁的汪广玲老人开心地说。
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退休的她便被聘为这里的负责人,每天陪老人练书法、下棋、唱歌,偶尔给老年人做下心理咨询,无论是愉快欢乐的活动内容,还是休闲娱乐的服务设施,都让汪广玲的老年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增添了许多“新鲜感”。
“孩子们各有各的生活,能蹦能跳的时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或者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是最好的选择。而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或者高龄老人、孤寡老人一般选择进养老院生活,在这里,他们能得到更专业的呵护。”怀仁市幸福老年之家康养基地创始人陈永林如是说。从2013年公建民营第一家敬老院以来,她投资运营1座标准化的中高端示范养老机构——怀仁市幸福老年之家,5家区域性养老中心,连锁运营全市99家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云中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朔州市南邢家河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陈永林的观点也被众多养老服务经营者所认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69岁的李二保对晋源区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这个新“家”特别满意:“在这里,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助餐、颐养、护理、康养等服务,还满足了我们老人休闲娱乐的需求。”
这样幸福的晚年生活,得益于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推广实施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心设立在社区内,让老人们“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使社区“养老”变“享老”。有时,工作人员和护工还带着老人们拍视频,热闹的生活带给老人们很多快乐,治愈了他们的孤独。
“以前在家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就只能扛着,到这儿后,有专门的医生为我们定期体检,有个啥病早早就给我们看了。”住在山阴县老年公寓的龙秀珍大娘笑着说,经常会有学生、志愿者来这儿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让养老院里有了更多欢声笑语。
精心服务,暖心陪伴,情怀与医养让养老服务更持久
近日,清徐县老年福利院里,几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热情洋溢地看着视频唱着歌,身后的护工给老人们做着肩部按摩……
毕业于山西工商学院护理专业的王晋宇说,老人们怕冷,或者有风湿,所以大多数养老院暖气特别好。
“这里的饭菜每天都不重样,吃得好、穿得好,还能洗澡。”说起现在的日子,清徐县王峰村86岁的张大爷眯缝着眼笑着说。
王晋宇说,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清徐县以引进第三方运营的形式,委托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经营。这一项目的落地,让农村五保户也享受到了专业的照护。
事实上,为了给山西养老事业改革走出一条新路,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在养老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们坚持以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的融合养老服务理念,秉持品质养老、精致养老、健康养老、幸福养老的宗旨,凝练出“党建引领+社区居家+智慧化养老+医养融合+时间银行合作社+长者食堂+银发旅居+嵌入式机构”的幸福汇“1+7”养老模式,形成了管理制度化、服务精细化、工作规范化、团队专业化的幸福汇养老服务标准。
“养老服务始终要有高度的爱老责任心,让爱心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总经理李爱玲说,让老人们的生活有质量、让老年人的生命有尊严、让养老服务更精准,是每一名从事养老行业者始终坚守的信念,养老行业的创新是在敢于担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幸福目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1158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403个,民办养老机构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755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168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952个。
深怀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
于个体而言,正如陈永林所说:“照顾老人要有做慈善的心,用心善待老人,就等于善待了我们自己,将来会有福报的。”
于养老服务机构而言,新时代的养老服务需要不断创新理念,精益求精,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养老服务机构要想坚持下来,一靠情怀,二靠自身造血功能。
以山阴县老年公寓为例,经过15年的探索,首创“公寓普护式”“医养照护式”“集中供养式”“旅居候鸟式”“一键急助式”五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山阴县老年公寓负责人胡明宇表示,“公寓普护式”主要服务自理老人和居家老人;“医养照护式”主要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室内按照医疗床位配置有呼叫器、氧气袋,以应对老人突发疾病;“集中供养式”主要服务特困五保老人,为老人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医疗服务;“旅居候鸟式”主要服务于临时入住老人,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老人在南北方多地边旅行边养老;“一键急助式”主要服务居家社区老人,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一键急助平台覆盖各大社区老人,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但无论何种模式,从事养老服务运营的人认为,养老生活首先是健康,健康了才会有幸福可言。康养的定义首先便是如此,所以医养结合的模式普遍受大家推崇,也弥补了养老机构普遍亏损的现状。
多方探索,补齐短板,让更多老人安享幸福健康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既是家事,也是国事,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共同努力,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在我省,一直在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立足“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实施社区养老服务“1251”工程,落实建设补助、贷款贴息补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各项扶持政策,全面推动我省养老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对达到“1251”工程项目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为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我省还启动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程,全省涌现出阳高、昔阳、平陆、盐湖等8个农村养老示范县和75个养老示范村。同时,突出品牌培育,强力推广太原“政府提供场所、财政予以补贴、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培育了太原易照护、凯森养老、幸福汇等本土社区养老品牌。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短缺、市县财政投入不足、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长期护理险尚未全面建立、养老服务种类单一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其发展。基本养老服务精准化和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省设有养老床位22.41万张。根据每千人50张养老床位的一般规律,当前养老床位缺口高达11.19万张。但同时养老机构又面临大量的空置现象,市场供给数量与需求存在错配问题。一方面,传统观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不少老人对到社区、机构、基地养老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我国老龄化具有典型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点,支付能力弱,成为需求方面的根本性难题。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坚持普惠型养老发展定位,县级公立养老福利院推行公建民营方式,高标准建设老年人福利院,兜底“三无”老人生活品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保障制度,维护运营养老企业合法权益;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坚持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运营。探索“物业服务+社区养老”新模式,着力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构建社区居家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模式,推行社区全员参与的互助式养老模式,让每一位老年人在幸福中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