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05月04日 10:04:11 来源:​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临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14日在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临县人民政府县长   姚树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奋发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聚力抓指标争进位,经济大盘越来越稳。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我们坚持高效统筹、稳中求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重点工作考核任务圆满完成,多项经济指标全市排名前列,多方面工作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6.3亿元,增速4.4%,全市排名第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4亿元,全市排名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105元,同比增长5.9%,全市排名第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679元,同比增长10.2%,全市排名第三。特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68.62%,比全市平均增速高20个百分点,跃居全市第一方阵,创历史新高。全县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发展韧性愈发强劲,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聚力抓巩固促振兴,衔接质量越来越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制度,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产业配套设施和就业帮扶车间改造升级,继续推行防返贫保险保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完成技能培训5332人,整合资金3.89亿元,实施项目188个,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成粮食种植117.59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2万亩、红枣保险9.49万亩,打造肾型大豆、绿色谷子、酿酒高梁3个万亩杂粮基地。建成玉坪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城庄2000万棒工厂化标准菌棒生产基地。全县生猪出栏产能达到100万头。新增省级产业强镇1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2个、省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11户、农业产业示范园区8个;临县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被列为全国41个大豆科技自强行动示范县之一;安业乡前青塘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亿元村,三交镇正街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临县红枣、青塘粽子、枣木香菇入选2022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脱贫成果有效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力抓项目促转型,发展根基越来越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68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46亿元,同比增长12.7%。持续推进晋煤太钢600万吨、大土河光明240万吨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煤层气开发增储上产,年产气量达到12.91亿立方。和牛农牧奶牛养殖项目投产达效,城庄镇枣木香菇产业强镇项目全面推进,谋划实施三交生态食品产业园区、兔坂红枣产业示范区,加快推进碛口5A级景区创建和正觉寺、南圪垛、丛罗峪3A级景区创建,举办了中国·碛口第七届“枣儿红了”红枣旅游文化节暨农民丰收节活动,支持发展孙家沟、前青塘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新增市场主体3621户,总量达24454户,超市考核任务4个百分点。全县转型发展态势强劲,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迈上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聚力抓保护强治理,生态底色越来越亮。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启动实施黄河流域临县段干支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完成荒山造林7.5万亩、未成林管护18万亩、补植补造10万亩。临县林业局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启动实施碛口、白文等9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狠抓湫水河流域综合整治,湫水河碛口断面水质全年稳定达Ⅲ类标准,创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成绩。大力实施“煤改电”“煤改气”,清洁取暖工作成绩优异,受到省清洁办通报表扬,并在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进行了报道。大力开展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3,下降17.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较上年增加44天,优良率达85.7%,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县“两山”理论更加有力践行,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宜业,擦亮了高质量发展“绿底色”。

----聚力抓民生兜底线,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全面贯彻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计划十方案”,全县二本B类以上达线1838人,其中清华、北大达线4人,高考成绩再创历史记录,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全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我县高规格召开。实施了城区主街道雨污分流、太和路从龙路提质改造、人民大礼堂维修加固、二道街步行街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市政项目,启动了20个美丽乡村和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改造75.9公里、农村饮水安全修复保障212处,清理整治“六乱”1000余处,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全市移风易俗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相关做法在全市推广。全县动态保障危房改造,就业稳岗政策到位,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平安创建稳步推进,高标准办理省12件、市5件、县9件民生实事,坚持为全县“三类户”给予每户500元的购煤专项补贴,为“三类户”家庭大中专学生每人给予300元的疫情防控返乡交通补贴,让临县的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分享了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聚力抓落实提效能,政府建设越来越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3件、政协委员提案166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一窗通办”,着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广电、外事档案、人民防空、气象地震、工青妇、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效。全县政府系统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推动马上办成为“最强音”、闭环管成为“严要求”、快落实成为“主旋律”,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硬措施”。

各位代表,2022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跌宕反复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特别是10月份以来“多地输入、多点散发、多链传播、局部聚集”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科学统筹指挥,坚决落实国家二十条、新十条,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举措,抓细抓实应急响应、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社会管控等各项工作,果断有效处置了多轮爆发式疫情冲击。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志愿者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力量群防群控、鼎力支持,全县上下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书写了诸多感人事迹,描绘了太多动人画面,值得我们致敬!向所有人点赞!

拼搏成就精彩,奋斗创造业绩。面对去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疫情灾情双重影响等多方面超预期考验,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殊为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上下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一煤独大”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发展韧劲、后劲仍显不足;市场化程度总体不高,培育主体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质量不高,红枣、核桃、小杂粮等主导产业带动效应不强,龙头企业少且带动能力不足;营商环境有待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不足,招商引资成效欠佳,城乡发展不够均衡,生态环境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弱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科学精准施策,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逐一攻坚克难,逐项落实到位。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实施“五化战略”,加快建设“五个临县”,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县篇章。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方位推动转型升级,以更大力度蓄积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一体化推进项目谋划储备、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全力跑出“加速度”,培育新动能。

奋勇争先抓项目。谋划储备实施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5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7.9亿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主动对接省市部门,统筹谋划和争取各类项目,建立县乡村三级项目库,动态充实完善,深入研究论证,提升质量成色,加快推动实施。围绕煤炭转型,坚持以能源革命为牵引,以技术革新、转型升级为抓手,加快晋煤太钢600万吨、新工煤业120万吨、大土河光明煤矿240万吨、高家塔150万吨矿井建设。持续推进庞庞塔煤矿智能化项目和华烨、胜利、焉头、裕民等智能矿山信息化建设,开工建设胜利煤焦240万吨坑口洗煤和昌泰200万吨洗煤厂项目,走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之路。围绕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四大区块煤层气开发建设,梨山分输站年内建成,启动山西恒浩清洁能源100万方/日液化气项目,全链条推进煤层气增储上产;推动京能吕临10万千瓦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华能国风临县100MW智慧风力发电项目落地开工,临县100MW农光互补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年内全容量并网,着力打造晋西重要新型能源基地。围绕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业冷链仓储项目,加快吕梁润农白文石家塔数字化生猪养殖项目,推进草原和牛5000头奶牛、1万头肉牛养殖园区建设,加快三交食品生态产业园区、兔坂红枣产业示范区、城庄农文旅康融合示范区、白文养殖示范区、大禹生态农业综合园区等五大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围绕基础设施,启动吕临支线三交东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林家坪、晋煤太钢铁路专用线项目开工建设,车赶集运站铁路专用线力争年内建成通车;开工建设省道S254线、省道S330线白文至新舍窠段改扩建工程和中部引黄临县小水网工程,实施城镇生活及城北供水工程,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围绕民生改善,启动黄河保护高质量发展百里黄河生态文化旅游走廊综合体项目,加快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站、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推动集中供热、乡村道路、教育卫生等一批惠民项目建成投用。同时,加强项目全流程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调度,督查通报,严格考核,确保项目建设安全高效。

千方百计抓招商。把强化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招商引资活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力争全年招商引资50亿元以上。精准谋划招商,紧扣国家、省、市政策导向,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谋划储备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重大招商项目。精准开展招商。主动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招商洽谈会、产品博览会等各类重大活动,开展“迎乡贤、邀客商、兴家乡”系列招商活动,全方位展示临县优势,推荐招商项目,对接投资企业。加强与山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招商局的交流和对接,精准开展会展招商、“长板”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选聘一批企业家、龙头企业作为“招商顾问”和“顾问单位”,借助“朋友圈”“人脉网”引荐项目,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社会资本向我县集聚。精准服务招商。健全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服务、监督管理、考核奖惩三大机制,实行全流程代办、“保姆式”服务,推进招商项目加速落地。

坚定不移抓主体。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政策和县“38条”行动举措,打好税收、金融、用水、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茁壮成长。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实施意见》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更多领域,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让民间资本成为投资主力军。加强入库企业重点培育,支持特色品牌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率先发展,力争培育孵化小企业400户,培育小升规2户、股改挂牌2户。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统筹推进5G网络、智慧农业、工业数字化转型、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系统接入吕梁云计算平台。实施安业乡村e镇项目,建设数字经济创业园,培育发展网红经济,打通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精准施策抓复苏。深入开展助企纾困活动和领导干部入企服务,持续落实国家、省一揽子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市政府“双十五条”硬核措施,支持零售、餐饮、住宿等商贸服务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消费促进行动,大力培育夜间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数字零售等新型消费市场。聚焦交通运输、科技服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房地产业、文旅体育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限上服务业企业倍增计划。同时,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对接,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推动全县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严格落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开拓壮大市场。

优化环境抓营商。坚持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发展成效作为第一评价,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证照分离”、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一业一证”改革,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让在临县投资兴业者享受“五有”套餐。规范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不断提升基层便民服务能力和效率。继续实行“五个一”项目包联工作机制,跟踪做好项目审批、资金保障、土地供给、水电气暖等保障工作,以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各位代表,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锚定转型发展,扭住项目“牛鼻子”,筑牢消费“压舱石”,做大市场“基本盘”,如饥似渴抓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质效双增、行稳致远。

(二)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以更高标准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坚持深度研判、综合施策,集中精力、全力攻克“乡村振兴”重大课题,把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决守牢返贫底线。用足用好巩固成果5年过渡政策,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化保障长效机制,持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扶贫资产后续管理,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小额信贷、教育帮扶、民生保障、防返贫保险等举措落实。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做到监测快、帮扶准、退出严。特别是重点关注收入低、连续两年不增反降的脱贫群体,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坚决把准特优方向。持续实施农业产业“特”“优”战略,坚持规模化发展、园区化布局、全链条培育、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塑造、项目化推进、强龙头带动,打造“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特色农业,全面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培育红枣新业态,实施红枣保险10万亩,实施枣锈病、枣疯病、防裂果等病害群治10万亩,在沿黄乡镇建设高标准科技示范园2万亩,在兔坂、克虎等乡镇嫁接改良酸枣5000亩,新建设施红枣150亩,在刘家会、丛罗峪、雷家碛等乡镇建设枣芽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加快兔坂、克虎红枣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建设红枣冷藏库1万平米,大力培育壮大各类红枣新业态,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壮大种植新基地,继续实施城庄特色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恒温养菌基地和2000万棒菌棒加工厂,加快城庄香菇脆、有机肥、生物质燃料生产项目和小马坊千亩食用菌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发展赤松茸、羊肚菌等食用菌新产业,力争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稳定达到3000万棒,全县“十四五”末达5000万棒,打造城庄“千亩枣木香菇园+三百亩羊肚菌园+就业服务园+技术研发园+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园”的“一区五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白文至城庄集中连片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安家庄、雷家碛、青凉寺等万亩优质杂粮生产示范基地,新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打造白文、雷家碛2个有机旱作示范区。建成大禹省级产业强镇、大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湍水头设施蔬菜园区,打造种业振兴良种繁育基地。拓展养殖新成效,推进白文畜牧养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铺开年50万头生猪屠宰线项目,发展年生产10万吨红枣饲料企业2户,促进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全省重要的养殖产业基地。创建特色新品牌,继续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全面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制定临县干馍馍、青塘粽子、枣木香菇生产标准和品牌建设方案,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推进肾型大豆、枣花蜜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品牌创建和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培育创建国家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进一步打响“青塘粽子”“枣花蜜”“枣芽茶”“枣木香菇”等特色品牌,全力打造“中国粽子之乡”“中国枣木香菇之乡”,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户、市级龙头企业7户。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制,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行为。实施湫水河防洪能力提升项目,对3座大型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完成湫水河灌区节水改造二期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坡耕地治理1800亩,秸秆综合利用7万亩,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500亩,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0.5个百分点。

坚决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向纵深挺进,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统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和“经管强”工作,实现有效衔接、互促互进。积极盘活土地、宅基地等资产,发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带动作用,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托管,完成高质高效托管服务15万亩。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档升级20个。加强乡村网格员专职化建设,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构建“大平安”。深入开展文明乡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各位代表,巩固脱贫成果是底线,推进乡村振兴是目标。我们必须坚持把更多的心血向农村倾注、更多的资源向农村汇集,守牢底线、促进振兴,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全方位治理生态环境,以更实举措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一体化保护、系统化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实施青山增绿行动。实施生态造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3万亩、人工种草4万亩、核桃林提质增效10万亩,景区景点绿化5个,村庄绿化15个、完善提升15个。严格落实“一方案五制度”,推进“监督+林长制”纵向延伸,实现“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加大封山禁牧管护力度,充分发挥护林员作用,加强火灾预警、隐患排查和火源管控,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违规野外用火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

实施绿水减污行动。全面实施黄河流域临县段和黄河干支流湫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推动白文、城庄、安业等12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年内建成投运,实施黄河流域临县段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严格落实河长制,县乡村三级河长坚持做好定期巡河。启动湫水河自动监测智慧环保平台,加强主要排污口实时监测,集中整治湫水河沿岸养殖污染,启动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确保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实施蓝天保卫行动。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打好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控制攻坚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狠抓道路粉尘和在建项目扬尘治理,严厉打击机动车超标、运输车抛洒和秸秆焚烧,持续扩大清洁取暖覆盖面。广泛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出行,力争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各位代表,生态是绿色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必须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系统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推动绿色转型,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让绿水青山触手可及。

(四)全方位提升城乡品质,以更优环境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牵引,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乡品质。

强化城市功能。持续开展“六项整治”和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启动西山循环路、凤凰南路道路改造、东山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接续实施太和南路延伸、城区雨污分流、城区增绿等工程,推进实施城北供热、供水项目,完成城区电网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强化精细管理。实施数字县城工程,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严厉打击未批先建、乱修乱建行为。实施南门停车场改造、印刷厂电动车摩托车存放点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城区停车场,提高车位利用率,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强化城区重点路段风貌整治和秩序管理,狠抓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违规行为治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实现有序管理常态化。

强化协同发展。分批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工矿型、商贸型、物流型、旅游型特色城镇。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铺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转站建设。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谋划农村人居环境项目15个,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20个、美丽乡村20个,完成农村改厕3000户;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91公里、县乡公路改造17公里;实施白文、林家坪等2处规模化集中供水项目和30个村安全饮水标准化改造项目,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各位代表,新型城市是临县的形象,品质城乡是群众的期盼。我们必须顺应人民意愿,遵循发展规律,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友好、服务品质优越、人居环境宜人、配套设施完善的宜居山城,让全县人民群众共享现代文明新生活。

(五)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以更广情怀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民生实事只多不少,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提高民生质量。

办好优质教育。紧紧扭住“学校、校长、教师”三个主体,严格执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计划十方案”,加快推进临县一中新校区建设,完成8所寄宿制学校和3所幼儿园改造任务;持续深化高考改革、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绩效工资等一揽子改革,继续实施“国培计划”,深化与省教科院、山大附中、山西传媒学院等省级一流名校合作,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中职教育特色发展,着力打造吕梁山上的“教育明珠”。

提质卫健事业。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完成人民医院试点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全面推行。启动疾控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项目。严格按照“乙类乙管”措施,强化医疗资源储备,加快应急能力提升,全力做好儿童、老年人等重点群体防治和健康服务,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开展省市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合作、省级专家与县内医院医务人员结对帮扶活动,建立横向联动县级医院科室、纵向连接省级医院的5G智慧医疗体系。落实分级诊疗,就近提供高效优质医疗服务。争取启动体育馆建设,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繁荣体育事业。

促进文旅融合。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非物质文化传承工程,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惠民工程,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群众活动多样性、服务方式创新性发展。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碛口5A级景区创建,以及正觉寺、南圪垛、丛罗峪三个3A级景区创建,推进李家山、西湾等传统村落文物保护示范区建设,提升前青塘、孙家沟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水平,推动汉高山、紫金山、大度山康养旅游项目,年内完成大度山、紫金山旅游公路建设和汉高山旅游公路提质完善工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非遗展示、实景演艺、互动体验等精品项目,开发研学游、康养游、自驾游、体验游等文旅新业态。

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实施以吕梁山护工、“临县的哥”“临县工匠”、跨境电商等为主的“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全面落实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统筹抓好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贫困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扎实开展就业帮扶,严格落实“六个一批”政策,重点针对全县“三类户”中未稳定就业人员,继续开展“131”就业服务。力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600人,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00人。

强化社会保障。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困难群众参保费用资助政策,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常态化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完善农村特困人员、城乡低保、残疾人等救助制度,加大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孤儿、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力度,保障好特殊群体基本生活。落实退役军人各项优抚政策,加强“两站一中心”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殡仪馆和公益性公墓建设。进一步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

各位代表,民生事业无小事。我们要认真办好省政府12件、市政府5件民生实事和县定民生实事项目,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点点真情关怀照亮万家灯火,让“民生清单”变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临县的发展更有“温度”!

(六)全方位守牢发展底线,以更好成果稳定高质量发展大局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处处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抓牢安全生产。牢固树立“100-1=0”的安全生产理念,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考核、约谈、挂牌督办、监督检查、“专家会诊”等制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物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严厉打击私挖盗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加强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旱涝灾害防范应对。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信息平台,健全应急救援、群防群治机制,全力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抓好信访化解。深入持续开展矛盾纠纷风险问题排查专项行动,强化重点人员教育稳控、重点案件协调化解,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全面清理信访积案。认真落实人民接访员制度,加强信访基层基础和智慧信访系统建设,完善“联防接访+访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打造5-7个乡镇信访矛盾多元化解品牌调解室。

抓实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法治临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开展平安临县建设,持续推进综治一体化综合平台、雪亮工程、县乡村综治中心、全科网格员队伍建设。全面推广“三治五和”社会治理,做好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工作,打造临县“智慧司法”平台。坚持严打高压态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加强防范网络电信新型犯罪宣传教育,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行为。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防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确保全县大局和谐安定。

各位代表,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作用,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双拥、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调查、气象地震等工作,凝聚各方正能量,促进全县大发展。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加强自身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奋斗目标,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政治引领把方向。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坚持依法行政严履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自觉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以政府守法诚信赢得群众和市场主体信任。

坚持改进作风抓落实。加强务实政府建设,把抓落实提高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严实作风推动主动作为,以扎实成效检验责任担当。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都要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建立措施、责任、时间“三清单”,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健全“明责、履责、督责、追责”闭环落实机制,跟踪问效、全程监管、台账管理,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到“会干事”上,把作风落脚到“干成事”上,让狠抓落实成为政府系统的履职习惯、工作常态。

坚持优化服务提效能。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依托市级“政务云”平台,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应用管理,促进政务信息系统向共建共享的模式转变,打造一批数字政府特色应用范例。启用“领导驾驶舱”系统,提升“政务智慧大厅”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政务大厅综合窗口全覆盖,统一规范政府服务事项要素管理,推进“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工程,提升12345热线功能,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让企业的心声、群众的呼声直通政府各个部门,让政府的各项政策、各类服务及时惠及企业和群众。

坚持清廉守正强建设。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严的基调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坚决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惠民生,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风劲帆满海天阔,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面实施“五化战略”,加快建设“五个临县”,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县美好篇章!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四个不摘:是指贫困县摘帽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一枚印章管审批:是指将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对应的行政审批职权相对集中到一个部门,并统一使用一枚行政审批专用印章开展行政审批活动。

3.一计划十方案:是指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计划》和临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政府购买服务实施中央厨房集中配餐及学校食堂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普通高中与省级一流名校合作办学、义务教育阶段年级学科建设、中小学教师“回引计划”、中小学幼儿园中层以上人员管理改革、教育系统事业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改革、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增量绩效奖励等10个配套方案。

4.三类户:是指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

5.一窗通办:是指改变按部门设置单一窗口的服务模式,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将“一件事”涉及的相关事项集中起来,按分领域受理或无差别全科受理等方式设置窗口,行业主管部门授予综合受理窗口人员受理、初审、发证(结果文书)等权限。

6.“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是指打造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营商环境。

7.五化战略:是指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旅游产业化、城镇新型化、生态绿色化“五化战略”。

8.五个临县:是指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经济强县、宜居山城、文旅新区、秀美湫川、幸福家园“五个临县”。

9.“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1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突出、质量效益好、成长性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

11.市政府“双十五条”:是指市政府出台的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十五条措施和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十五条措施。

12.“一业一证”改革:是指优化行业准入业务流程,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大幅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简化审批手续,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3.“五有”套餐:是指办事情有“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搞项目有“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优质服务,做前期有“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便捷服务,跑手续有“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对未来有“新官理旧账”的稳定预期。

14.“五个一”项目包联工作机制:是指“一个项目、一名包联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

15.两不愁三保障: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16.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7.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资产和资源。

18.清化收:是指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村级债务化解和新增资源收费的简称。

19.经管强:是指对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深化、再推动,善经营、严管理,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20.一方案五制度:是指山西省林长制办公室印发的《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以及林长会议、工作督查、部门协作、工作报告、信息公开等五项配套制度。

21.“两高”项目:是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22.六项整治:是指环境卫生、建筑风貌、河道水系、交通秩序、通道容貌、窗口环境等六项整治。

23.党的十大专项行动:是指两下两进两拆、绿化彩化建设、污水垃圾治理、市政设施提升、城区路网畅通、老旧片区改造、社区功能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卫生健康安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双拥宣传教育、文明市民教育等十二项行动。

24.国培计划:是指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25.乙类乙管:是指对乙类传染病采取乙级管理措施。

26.智慧医疗:是指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27.六个一批:是指外出务工输送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公益岗位援助一批、以工代赈安置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

28.“131”就业服务:是指一次职业指导、三个就业岗位信息、一次技能培训。

29.省政府12件民生实事:是指实施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在原有补贴基础上,对电商平台销往县域外的农副产品给予每件1元的物流费用补贴,让农产品有个好销路、农民有个好收成。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实现全覆盖,让学生开心家长安心。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范围由0—6岁扩面到0—15岁,为残疾儿童照亮康复之路。免费送戏下乡演出1万场以上,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10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为紧急医疗救护争取“黄金时间”。实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提速工程,让更多居民享受出行便利。每个县建设1所80—150个托位的示范性公办综合托育机构,着力破解“养”的难题、提升“育”的质量。推动人口20万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全覆盖,让特殊学子得到更多关爱与滋养。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帮助更多残疾或残疾家庭大学生圆上大学梦。提高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让高龄老人安享晚年,享受美好生活。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

30.市政府5件民生实事:是指实现“五个全覆盖”: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实现农村寄递物流服务提质全覆盖;实现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全覆盖;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全覆盖;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智慧助医”全覆盖。

31.三管三必须:是指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2.雪亮工程:是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33.三治五和:是指以自治增活力,以法制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建设环境和美、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关系和顺、身心和乐的乡村环境。

34.智慧司法平台:是指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司法工作之中,通过智能化原理,将数据收集、储存、运用等环节融为一体,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集中控制技术,对司法过程与结果实行统一管理、控制和运用。

35.两个确立:是指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36.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37.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8.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9.三重一大:是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

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

40.数字政府: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和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41.“政务云”平台:是指将“云计算”的统一平台、共享数据、租用服务、统一维护模式应用到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上,最大限度的共享数据资源、节约建设运行成本、提高平台的负载能力、降低维护度。

42.政务智慧大厅:是指以“智能服务、智能办公、智能决策、智能管理”为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管理等技术构建,深度融合了线上服务系统与线下实体大厅服务,塑造了“一流政务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使政务服务更加聪慧、智能。

43.“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工程:是指“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不打烊”,为群众提供“马上办、随时办、智能办”服务。

44.12345热线:是指将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咨询热线、投诉举报电话、信息平台等资源整合形成的政务热线服务体系。


主办: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6004910号-3 网站地图  
邮政编码:033200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358-4421987
网站标识码: 1411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240216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