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排查整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社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饮水安全保障专班《关于印发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行动方案的通知》(临水专发〔2023〕3号)文件要求,决定在全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排查整改行动,为确保排查整改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特制定行动方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临县白文镇人民政府
2023年8月4日
白文镇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排查整改行动方案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饮水安全保障专班《关于印发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行动方案的通知》临水专发〔2023〕3号文件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我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决定在全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行动。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按照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的思路,以村(社区)为主体,以组为单元,以户为对象,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作用,逐村逐户逐工程开展全方位、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改,建立工程和人口全覆盖台账,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杜绝自己排查查不到、别人查时有问题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工程,要实行台账管理,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狠抓整改,逐一销号。要在责任落实、政策落地、措施见效上下功夫,切实筑牢防返贫底线,确保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取得实效。
(二)工作原则
1.问题导向原则。以农村饮水工程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和运行管理情况为排查重点,发现问题,梳理分析,台账管理。
2.全面覆盖原则。逐村逐组逐户逐工程开展全面排查整改,加强对脱贫人口、供水薄弱村、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地区、偏远山区及山村窝铺的排查力度,确保全覆盖。
3.分类整改原则。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供水人口实际,根据问题解决难易程度,按完成时限精准区分立查立改、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三个类别,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强化跟踪检视,逐一销号解决。
二、工作安排
(一)全面排查
1.排查内容。排查重点包括水源不稳定、水量不足、水质有隐患、取水不方便等工程类问题,工程管护不到位、运行不正常、反映问题没人管、农村供水管理责任体系未建立、饮水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未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常态化监测及快速响应精准施策机制未开展、季节性缺水应急预案未制定等管理类问题。
一是紧盯“四项指标”开展排查。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是否达到20-40升及以上。重点排查工程是否有调蓄设施,并根据人口计算调蓄设施供水保障能力。
水质:查看2022年7月份以来的水质检测报告,是否有水质超标问题。无报告或报告超期的,现场观测无杂质、异色、异味,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的为合格,并督促尽快落实水质检测。要关注旱井、水窖等分散工程水质。
方便程度:是否自来水入户,未通自来水的人力取水往返时间是否不超过20分钟,或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800米、垂直高差不超过80米。
保证率:供水保证率是否达到90%以上,一年内间断停水断水不超过36天。
二是紧盯工程运行管理开展排查。排查水源工程、蓄水池、水泵、入户工程等运行情况,排查管网老化及工程运行情况,随机入户了解群众饮水状况;排查工程管理主体落实情况、供水水价、水费收缴、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或措施、水表安装、工程管护等情况;排查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村级组织主体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及村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排查是否存在工程需建未建、建而未用、长期不能正常运行等情况;排查是否有季节性缺水应急预案;排查风险防控情况,受洪旱灾害影响的工程,是否及时抢修受损工程,抢修期间是否落实应急预案,采取应急供水、拉水送水等应急措施;排查常态化监测及快速响应精准施策机制是否开展;排查国务院“互联网+督查”、水利部12314平台、省级反映热线、媒体报道等各渠道反馈的饮水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目前,我县正处于洪涝灾害多发易发的时期,各村(社区)在排查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供水管网冲毁、洪水倒灌水井、蓄水池塌陷、工程配套设施受损等问题,第一时间采取启用备用水源、布设临时管网、安装处理设备、拉水送水等方式,确保群众必要的生活用水需求。
2.排查方法。在县、镇饮水安全保障专班的领导下,镇、村二级联动展开饮水安全排查工作,镇水利站技术指导和审核鉴定,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全面排查,通过入户排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饮水安全状况。积极做好省、市、县抽查与核查工作。
镇级技术指导组:对全镇排查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和审核签定,在村(社区)排查的基础上,汇总、梳理并完成镇级排查报告。镇级排查组名单附后。
镇级排查组:以片组和村(社区)牵头,对本村(社区)逐组逐户逐工程开展全面排查。镇级排查组入村排查结束后,要对各村(社区)排查情况进行梳理归类,对每个村(社区)建立台账,对问题村(社区)分类列出清单,填好排查表格。
3.排查进度。8月5日启动,8月8日前完成,撰写排查报告,同步汇总、梳理和分析现场排查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台账,填报附表。
(二)分类整改
1.整改类别。排查出的问题,要对照问题表现,对应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和工程运行管理分门别类,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难易程度,按照立查立改、阶段整改、持续整改三类,明确整改完成时限,形成工作台账。
立查立改问题:对季节性缺水临时保障、工程管护责任压得不实、管护制度没有落地、管护措施可行性不强、应急预案不完善、常态化监测及快速响应精准施策机制不健全、工程小件设施设备损坏等,要在排查出问题后10日内完成整改。该类问题由村(社区)负责整改。
阶段整改问题:对应急供水设施建设、工程设施埋深不足或外露、近一年未开展水质检测、季节性缺水隐患解决、列入年度计划的老旧管网改造、水价核定不到位等,要在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工程建设和维修改造等,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该类问题除列入年度计划的老旧管网改造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及工程设施设备严重短缺的由水利局整改外,其余均由镇村两级负责整改。
持续整改问题:对镇域内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安装、水价水费长效机制建立、终端用水户收费、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等,要落实《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提档升级行动方案》要求,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单村供水标准化、应急供水精准化“四化”模式,明确各工程巩固提升模式,利用三年时间,统筹考虑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完善镇级规划,明确年度实施方案,提出具体措施,确定建设内容,测算投资需求。该类问题由镇水利站和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落实。
2.整改进度。立查立改问题要在8月底前完成整改,报送整改情况;阶段整改问题要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整改,报送整改情况;持续整改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列入年度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到“十四五”末,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排查整改工作取得实效,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刘杰飞镇长任组长,副镇长王艳平任副组长,水利员高宇峰具体指导的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专班。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由支部书记或村(居)委主任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排查整改方案,组织开展排查整改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入户排查走访时机,广泛宣传国家对农村的饮水安全政策,普及饮水安全标准,水源缺乏的地方保证有水吃,有条件的地方搞好提升工作,有效提高农户的满意率。
(三)坚持上下联动。要落实好镇、村二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在镇水利站技术指导下,同频共振。各村(社区)在全面排查过程中,有拿不准、不清楚的问题或提升措施,可积极对接镇级技术指导组共同解决。
(四)严格工作质量。要本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原则,严格按要求做好排查工作,保证排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次排查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提交的排查结果负责。排查工作展开后,要深入村庄窝铺和群众家里,按照附表内容,逐项填写,核对和汇总数据,确保调查表全面准确,不出现漏项,同时落实好相关责任人的签字手续,按时形成抽查报告。
联系人:高宇峰
电 话:139358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