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丛政发〔2021〕32号
关于印发《丛罗峪镇关于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镇直机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丛罗峪镇关于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丛罗峪镇人民政府
2021年8月3日
丛罗峪镇关于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关于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实施方案》(晋乡振发〔2021〕20号)文件精神,健全完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扎实做好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推动全镇群众生活改善,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和调整优化,坚持有效防范风险与应对突发事件相结合,结合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常态化排查、及时性整改、责任化保障,着力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可持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目标任务
瞄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做好常态化动态监测,建立健全长效排查和限时解决制度,细化梳理可能导致规模性返贫的主要风险点,科学制定应对预案,逐项研究并提出预警和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静态清零、动态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间断、不落空。
三、工作内容
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加快推进相关政策落实,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和隐患。
(一)巩固拓展不愁吃、不愁穿,增加脱贫户收入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优化调整,确保政策不断档,增强脱贫稳定性。整合农业、畜牧、人社、民政等部门资源,加大脱贫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培育壮大养猪、红枣、小杂粮、食用菌等特色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高标准农田、农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建设等优先向脱贫村布局,支持龙头企业与脱贫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资产收益和自我发展模式相结合,引导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融入产业链条。帮助脱贫村选取产业发展项目,加强技术指导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持续巩固消费扶贫成果。以脱贫人口为重点促进就业创业。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建立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数据库,做好劳务协作相关工作,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就业。结合全面启动乡村“六乱”整治行动,在脱贫村开发一批保洁环卫、就业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脱贫户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发挥扶贫车间平台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每年进行一次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放贷额度,让政策红利向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返乡农民等重点群体倾斜。过渡期内保持生态护林员队伍相对稳定。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用好光伏扶贫收益。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精准认定水平,健全低保标准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农村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二)巩固拓展教育保障
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聚焦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重病适龄儿童、厌学学生等人群,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三)巩固拓展医疗保障
持续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提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聚焦农村长期用药支出较大的慢病患者,突发大病的患者,完善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将符合条件的门诊慢性病患者按程序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村医补偿水平,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四)巩固拓展住房安全
在实现住房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水平。聚焦居住条件差的六类重点人群,具体为农村易返贫致贫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指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它脱贫户等6类重点对象,已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农户符合条件的,可将其再次纳入支持范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导致房屋受损的村庄,常年有人居住且因各种原因导致房屋受损,成为C级和D级的危险房屋。建立防止住房返危的长效机制,及时动态跟踪解决出现的问题。实施农房建设试点,建设一批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风貌乡土的安全宜居示范农房。
(五)巩固拓展饮水安全
在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基础上,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聚焦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水源条件较差的重点区域以及易受干旱、洪涝、地质灾害和冰冻影响的供水工程,加强工程维修养护,开展规范化工程建设和老旧工程改造。
(六)建立健全长效排查和限时解决制度
瞄准源头问题,找准症结穴位,建立长效排查机制。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排查,紧盯关键时段、突发灾害开展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建立台账,制定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整改措施,有的放矢,及时整改。压实整改责任,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要拿出举措和办法,在规定时间内解决,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精准帮扶,妥善解决,动态清零。
1.常态化排查响应
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要紧盯重点人群,加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常态化风险排查,主动发现隐患;要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畅通排查核实渠道,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月报制度,确保快速准确发现问题,妥善限时解决问题。
2.重点排查响应
强化开学前后学生信息排查。加强义务教育学生开学前后数据比对,摸清应入学未入学、开学未返校复课学生的去向,建立工作台账,坚持“一人一案”,精准施策,应劝返尽劝返,实行销号管理。
强化大病重病医疗支出排查。对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大病、重病救治情况进行监测,在治疗出院后,及时掌握支出情况,对支出较大引发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落实医疗帮扶政策。
强化因灾受损农户住房排查。对排查发现的因灾导致住房受损农户,组织专业技术力量,逐户开展安全性鉴定,根据鉴定结论给出针对性改造建议,并逐户建立改造台账,及时采用租住借住集体公房或闲置农房等方式,对住房受损严重不能居住的进行过渡安置,迅速组织因灾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和损坏房屋修缮,确保一户不落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强化饮水设施早涝冻灾排查。对不同季节可能出现的水源水量不足、水管冻堵、强降雨引发饮水工程损毁以及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饮水设施进行排查,建立农村供水保障和应急机制,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成立应急抢修队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群众生活正常用水需求。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加强领导。镇全体干部要坚决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政治责任,把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作为联系和服务群众重要切入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抓手。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全员参加。切实解决好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实际困难。
(二)压紧压实责任。组织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逐户逐人开展问题排查,对排查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逐人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强化整改举措,确保全面彻底整改。各级帮扶责任人要经常深入所联系帮扶的“三类户”家中,持续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并持续跟进问题整改情况。